大語言模型對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機制研究的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
你好!為了解大語言模型價值觀對大學生的影響,特開展本次調查。你的回答將為研究提供重要參考,答案無對錯之分,請根據(jù)實際情況填寫。問卷采取匿名形式,數(shù)據(jù)僅用于學術研究,請放心作答!感謝你的支持與配合!
第一部分 基本信息
您的性別:
男
女
1. 你的年級: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研究生
2. 你的專業(yè)類別:
理工類
人文社科類
藝術類
其他
3. 你使用大語言模型(如ChatGpt 豆包 DeepSeek等)的頻率是?
從未使用
偶爾使用(每月≤3次)
經(jīng)常使用(每周1~3次)
高頻使用(每天≥1次)
4. 如果使用過,你主要使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是(可多選):
ChatGPT
豆包
文心一言
DeepSeek
其他
第二部分 使用場景與行為習慣
5. 你最常使用生成式AI的場景是?(多選)
A.課程作業(yè)輔助(論文寫作、解題思路、筆記整理)
B.考試復習與重點提煉(知識點總結、模擬題生成)
C.編程代碼調試(Python、C++、Java等語言錯誤修復)
D.學術英語翻譯與潤色(論文投稿、文獻翻譯)
E.數(shù)據(jù)分析與可視化(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圖表生成)
F.生活情感咨詢(人際關系、壓力疏導、校園適應)
G.興趣創(chuàng)作與探索(小說、詩歌、短視頻腳本生成)
H.社團與競賽支持(活動策劃、辯論論點、競賽方案)
I.實用技能學習(PPT制作、Excel公式、新媒體運營)
J.其他(請注明 )
6. 你是否傾向于直接采用生成式AI提供的答案/建議?
完全依賴
經(jīng)常采納
選擇性參考
僅作輔助驗證
從不采納
7. 你認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對你的價值觀形成是否產生影響?
有很大影響
有一定影響
影響較小
沒有影響
8. 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過程中,你是否會質疑其提供信息的價值觀導向?
經(jīng)常質疑
偶爾質疑
很少質疑
從不質疑
9. 你是否因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而改變了對某個問題的原有價值觀立場?
經(jīng)常改變
偶爾改變
很少改變
從未改變
第三部分 內容傳遞與知識重構機制
10. 你是否注意到生成式AI的回答存在以下特點?(多選)
信息篩選偏向特定價值觀(如強調“效率”“實用主義”)
對爭議性話題(如性別平等、政治立場)表述中立化
傾向于簡化復雜問題的解釋
未觀察到明顯傾向
11. 當AI生成的內容與你原有觀點沖突時,你通常會:
接受AI的觀點并調整認知
進一步查證其他來源
堅持原有觀點
感到困惑但暫不行動
12. 你認為生成式AI是否影響你對以下領域的價值判斷?
(1-5分,1=無影響,5=極大影響)
無影響
2
3
4
極大影響
社會公平與正義
個人成功標準(如財富、名譽)
文化多樣性認同
科技倫理(如隱私、AI監(jiān)管)
第四部分 交互反饋與行為強化機制**
13. 你是否因AI的以下反饋而改變過行為?(多選)
因AI對“高效學習”的建議調整時間管理方式
因AI的倫理判斷(如環(huán)保、誠信)修正個人決策
因AI的社交模擬對話改變人際溝通模式
無明顯影響
14. 你認為AI的“人類偏好對齊”(如回答更禮貌、積極)是否會讓你更愿意遵循其建議?
顯著強化
部分強化
無影響
反而降低信任
15. 長期使用AI后,你對以下能力的自我評估變化是?
(1-5分,1=顯著下降,5=顯著提升
)
批判性思維能力
0
5
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0
5
多元價值觀包容度
0
5
第五部分 倫理沖突與價值觀反思
16. 你是否遇到過AI生成以下內容?(多選)
明顯違背倫理的內容(如歧視性言論)
虛構事實但邏輯自洽的“偽知識”
文化偏見(如貶低特定地域/群體)
未遇到過
17. 當AI生成的內容與你的價值觀沖突時,你更可能歸因于:
AI技術局限性
訓練數(shù)據(jù)偏見
自身認知偏差
社會規(guī)范差異
18.你認為高校應如何應對AI對價值觀的潛在影響?
(開放題)
19.你認為大學生如何避免大語言模型帶來的價值觀偏差?
(開放題)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