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廣牛劍小學科技節(jié)科普知識競賽[3-4年級組]


1. 基本信息:(注意班級填寫格式,如三年級1班可填寫為301,以此類推)
姓名:
班級:
一、選擇題(共30題,每題2分)
2. 植物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的主要部位是( )。
3. 仙人掌的刺實際上是它的( )。
4. 蓮藕中間的小孔作用是( )。
5. 下列屬于植物莖的是( )。
6. 青苔通過( )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
7. 種子發(fā)芽不需要的條件是( )。
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 )。
9. 沙漠植物的根系通常( )。
10. 下列植物適合生長在潮濕環(huán)境的是( )。
11. 靠風力傳播種子的植物是( )。
12. 下列屬于果實的是( )。
13. 豌豆通過( )傳播種子。
14. 紅樹的呼吸根突出地面是為了( )。
15. 玉米的花主要依靠( )傳粉。
16. 松樹葉呈針形是為了( )。
17. 卷柏在干旱時會( )。
18. 仙人掌的莖肥厚是為了( )。
19. 沙漠中的植物通常在( )開花。
20. 觀察葉子大小時,最好用( )。
21. 仙人掌儲水實驗中,卷起的紙巾模擬( )。
22. 比較兩片葉子的形狀,應該觀察( )。
23. 植物向光性實驗中,幼苗會偏向( )。
24. 下列哪個是植物的根不能做的?
25. 下列哪種器官屬于呼吸系統(tǒng)?
26. 下列哪種動物是昆蟲?
27. 下列屬于節(jié)約用電行為的是( )
28. 用力彎曲鋼尺,鋼尺沒有發(fā)出聲音,是因為鋼尺()。
29. 下列行為屬于不安全用電的是( )
30. 下列關于油菜發(fā)育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
31. 實驗中成功點亮了小燈泡,發(fā)現(xiàn)小燈泡的發(fā)光部位是( )。
二、判斷題(共20題,每題2分)
32. 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
33. 俗話說“隔墻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
34. 夜晚,正在睡覺的小明被傾盆大雨聲吵醒了,吵醒小明的聲音是由人類活動產生的。
35. 人發(fā)出的聲音不是振動產生的。
36. 同一個樂器可以發(fā)出強弱不同的聲音。
37. 有一位同學在探究尺子音高變化的實驗時,不小心把塑料尺弄斷了,用斷尺繼續(xù)實驗,實驗結果不會受到影響。
38. 大鼓與小鼓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只是因為敲擊鼓面的力量不一樣,與其他因素無關。
39. 琴弦的粗細不同,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也不同。
40. 學校的每個角落都能聽到鈴聲,說明聲音可以向四面八方傳播。
41. 聽小骨可將振動傳達到內耳,并刺激聽覺神經,產生信號。
42. 噪聲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
43. 聲音的高低稱為音調。
44. 可以用一根導線直接將電源兩極接在一起而不會有任何危險。
45. 鉛筆芯能夠導電。
46. 電能是二次能源且電費便宜,所以我們可以隨意用電不需要節(jié)約
47. 螺絲釘?shù)穆菁y是斜面的變形,可以省力。
48. 臺風中心的風力反而比外圍小,因為中心是“臺風眼”。
49. 太陽能電池板將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不產生污染。(能源利用)
50. 所有金屬都能被磁鐵吸引,比如銅和鋁。
51. 所有電池都可以隨意丟棄,因為它們不會污染環(huán)境。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