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內測量
您的姓名:
1.骨盆內測量的最佳時間是()
A. 妊娠 12~16 周
B. 妊娠 20~24 周
C. 妊娠 24~36 周
D. 妊娠 37~40 周
2.骨盆內測量時,測量對角徑的方法是()
A. 恥骨聯合下緣至骶岬上緣中點的距離
B. 恥骨聯合上緣至骶岬上緣中點的距離
C. 恥骨聯合下緣至骶尾關節(jié)的距離
D. 恥骨聯合上緣至骶尾關節(jié)的距離
3.對角徑的正常值是()
A. 10~11cm
B. 11~12cm
C. 12.5~13cm
D. 13~14cm
4.坐骨棘間徑的測量方法是()
A. 兩坐骨棘外側緣之間的距離
B. 兩坐骨棘內側緣之間的距離
C. 坐骨棘至骶骨的距離
D. 坐骨棘至恥骨聯合的距離
5.坐骨棘間徑的正常值是()
A. 8~9cm
B. 9~10cm
C. 10cm 左右
D. 11~12cm
6.坐骨切跡寬度的測量依據是()
A. 能容納 3 橫指為正常
B. 能容納 2 橫指為正常
C. 能容納 1 橫指為正常
D. 能容納 4 橫指為正常
7.下列哪項不屬于骨盆內測量的徑線()
A. 對角徑
B. 坐骨棘間徑
C. 坐骨結節(jié)間徑
D. 骶恥內徑
8.測量骶恥內徑時,若測量值小于 11.5cm,提示()
A. 骨盆入口前后徑狹窄
B. 中骨盆狹窄
C. 骨盆出口狹窄
D. 骨盆三個平面均狹窄
9.骨盆內測量時,孕婦的體位通常是()
A. 仰臥位
B. 側臥位
C. 膀胱截石位
D. 膝胸位
10.進行骨盆內測量前,應囑孕婦()
A. 排空膀胱
B. 充盈膀胱
C. 禁食水
D. 灌腸
11.坐骨棘間徑過小時,可能會導致()
A. 胎頭入盆困難
B. 胎頭下降受阻
C. 宮縮乏力
D. 胎膜早破
12.下列關于骨盆內測量的描述,錯誤的是()
A. 適用于骨盆外測量有狹窄者
B. 可以明確骨盆各平面的狹窄程度
C. 測量時動作應輕柔
D. 妊娠期過早測量可引起流產
13.骶骨前面彎曲度的判斷,下列哪項為正常()
A. 平直
B. 輕度彎曲
C. 中度彎曲
D. 重度彎曲
14.測量坐骨切跡寬度時,以哪項為標志()
A. 骶骨與坐骨棘之間的距離
B. 骶棘韌帶的寬度
C. 坐骨棘之間的距離
D. 骶尾關節(jié)與坐骨結節(jié)之間的距離
15.對角徑減去多少厘米即為骨盆入口前后徑()
A. 1~1.5cm
B. 1.5~2cm
C. 2~2.5cm
D. 2.5~3cm
16.骨盆內測量發(fā)現坐骨棘間徑為 8cm,提示()
A. 中骨盆正常
B. 中骨盆輕度狹窄
C. 中骨盆中度狹窄
D. 中骨盆重度狹窄
17.下列哪項不是骨盆內測量的目的()
A. 判斷骨盆大小
B. 判斷骨盆形態(tài)
C. 估計胎兒能否經陰道分娩
D. 測量胎兒雙頂徑
18.測量骨盆內口前后徑的徑線是()
A. 坐骨結節(jié)間徑
B. 坐骨棘間徑
C. 對角徑
D. 出口后矢狀徑
19.骨盆內測量時,若觸及骶岬突出,提示()
A. 骨盆入口前后徑正常
B. 骨盆入口前后徑增大
C. 骨盆入口前后徑狹窄
D. 中骨盆狹窄
20.關于坐骨切跡寬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A. 代表中骨盆后矢狀徑
B. 代表骨盆出口后矢狀徑
C. 寬度與分娩機制無關
D. 是判斷骨盆入口狹窄的指標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