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髖關節(jié)置換圍手術期護理質(zhì)量查檢表

說明:1.查檢樣本量:每周1例患者;2.查檢總條目數(shù)為25條;3.查檢指標達標率≥90%
查檢日期:
質(zhì)控員:
查檢患者信息:
床號:
姓名:
一、相關定義(知曉率≥80%

1.提問護士加速康復外科的定義。

二、術前護理質(zhì)量

2.患者和家屬已簽訂手術同意書,落實患者手術肢體康復方法(踝泵運動和股四頭肌訓練)和心肺康復的方法(吹氣球、咳嗽或行走鍛煉)。

3.營養(yǎng)管理到位,實施個性化飲食指導。

4.疼痛管理到位,指導超前鎮(zhèn)痛藥物的使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5.手術前物品準備(檸檬、一次性便盆、尿壺、助行器或拐杖、水墊、護理墊),術前病例、拍片膠片放置指定位置。

6.患者已完善術前必需的檢查項(胸部X線片、心電圖、雙下肢靜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手術檢驗項目),符合術前需達到的目標。

三、術日護理質(zhì)量

7.術日禁食、禁飲準備到位:麻醉前6 h禁食蛋白質(zhì)類流質(zhì)(牛奶、肉 湯);麻醉前4 h禁食碳水化合物(稀飯、饅頭),麻醉前2h禁飲清亮液體。 

8.送手術前雙人核對手術患者,核對手術腕帶、手術標識、假牙、首飾、手術服和術中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事項均到位。

9.術畢安返病房,麻醉清醒后指導患者少量喝水,2h后逐漸進半流質(zhì)飲食。根據(jù)麻醉方式,實施針對性飲食指導。

10.管道固定在位,二次固定妥當,尿管手術當日或第2日拔除。術后出現(xiàn)譫妄以及患有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必要時實施約束,防拔管。

11.術畢安返病房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采取軟枕抬高中立外展位。麻醉清醒開始,以踝泵運動肌力鍛煉為主,盡早下地。

四、術后康復指導

12.護士觀察患者血運、感覺、活動情況,準確評估患肢傷口滲血、滲液及術后引流液情況。

13.術后1-3天內(nèi)指導臥坐位訓練、坐站位訓練、步行訓練,循序漸進實施肌力訓練。

14.助行器使用前評估雙上肢肌力達四級,雙下肢肌力三級以上,正確調(diào)節(jié)助行器高度(仰臥,測量尺骨莖突到腳后跟距離+2.5cm)。

五、并發(fā)癥預防

15.下肢深靜脈血栓基礎預防措施到位,避免在患肢實施有創(chuàng)操作。

16.護士皮下注射抗凝藥物操作正確,患者知曉注意事項。

17.疼痛評估及時準確,疼痛評估表記錄準確。

18.根據(jù)疼痛的分值:輕度疼痛維持原鎮(zhèn)痛方案,中重度疼痛遵醫(yī)囑聯(lián)合阿片類藥物進行個體化鎮(zhèn)痛。

19.體位擺放正確,翻身動作、下床活動動作規(guī)范。

20.護士換髖術后注意事項(六不),防跌倒宣教到位。

六、健康指導(知曉率≥80%)

21.患者知曉功能鍛煉的要求,循序漸進進行。

22.患者及陪護人員知曉正確使用助行器的方法。 

23.患者及陪護人員知曉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基礎預防措施。 

24.患者知曉疼痛的評估方法能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 

25.患者知曉關節(jié)置換的注意事項及禁止動作。 

查檢出問題總數(shù)
患者健康指導質(zhì)量達標率≥80%(總條目數(shù)5條,指標21至指標25)
查檢分子數(shù)(結果為“是”條目數(shù))
查檢分母數(shù)(查檢總條目數(shù)-其他條目數(shù))
住院患者護理評估質(zhì)量達標率≥90%(總條目數(shù)25條)
查檢分子數(shù)(結果為“是”條目數(shù))
查檢分母數(shù)(查檢總條目數(shù)-其他條目數(shù))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