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際關系
1.1臨床帶教老師及其他工作人員能夠顧及學生感受 。
1.2臨床帶教老師及其他工作人員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學生表現(xiàn)出耐心與寬容。
1.3臨床帶教老師及其他工作人員能對遇到困難的學生伸出援手 。
1.4臨床實習負責人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 。
1.5臨床帶教老師及其他工作人員對學生的態(tài)度友好而周到 。
1.6臨床實習負責人能經(jīng)常到病房巡視并了解情況 。
1.7臨床實習負責人關注學生遇到的問題并及時做出反應 。
2 工作氛圍和團隊精神
2.1 病房的工作人員都很容易接近 。
2.2 病房的工作人員能很好地相互配合 。
2.3 病房的工作人員具有 團結(jié)的集體精神 。
2.4 病房的工作人員全力以赴完成臨床工作 。
2.5 工作時間工作人員很少討論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
2.6 在參加交班 、 護理查房 、 護士例會這樣的討論時,學生感到氣氛融洽 。
2.7 病房的氛圍是積極向上且具有感染力的 。
3 學生參與性
3.1 臨床教師及其他工作人員愿意聽取學生對臨床工作及教學的合理建議 。
3.2 學生并非被安排從事簡單勞動,而是有充分的機會鍛煉各項技術 。
3.3 學生的工作能力及對病房的貢獻能得到適當?shù)目隙?。
3.4 學生感受到自己是病房的一份子,有歸屬感及責任感、工作投人 。
3.5 學生參與病房交接班工作及護士例會 。
3.6 指導教師和臨床工作人員能與學生共同討論患者病情,使學生直接參與對病人的護理活動 。
3.7 臨床實習討論會由學生占主導地位 。
4 任務定位
4.1 學生知道自己在臨床工作中的角色和工作范疇 。
4.2 病房的工作分配清楚、學生們知道自己的工作內(nèi)容 。
4.3 臨床環(huán)境井然有序、組織性好 。
4.4 臨床帶教老師和工作人員常與學生討論與教學有關的問題 。
4.5臨床所有工作人員都能準時進行 自己 的工作 。
4.6 病房工作人員及學生的工作量是經(jīng)過認真安排的 。
4.7 臨床帶教老師及其他工作人員對學生進行工作指示時能說明重點 。
5 創(chuàng)新性
5.1 病房經(jīng)常會采納合理的新想法 。
5.2 臨床教學方法經(jīng)常會根據(jù)情況靈活變化 。
5.3 學生的工作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樣的 。
5.4 在一個病房實習較長時間時學生能和不同的臨床帶教老師工作,體驗不同工作方式。
5.5 臨床教師能提出新穎又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的問題 。
5.6 臨床教師不使用權(quán)威 、 古板的方式指導學生、鼓勵學生自由討論 、獨立思考 。
5.7 臨床教學方法具有創(chuàng)新性、多樣化的特點 。
6 個性化
6.1 病房的工作人員完成一項工作時不拘泥于一種方式 。
6.2 在不違反臨床規(guī)則的前提下,學生通常可以自己決定完成任務的順序和速度。
6.3 學生對排班有發(fā)言權(quán) 。
6.4 學生可以就自己在臨床的工作量提出建議、進行協(xié)商 。
6.5 臨床教學的內(nèi)容、速度及方法可因?qū)W生個人能力及興趣的不同區(qū)別設定 。
6.6 學生有機會在臨床學習中發(fā)展自己的興趣 。
6.7 在病房里,學生可以參與安排自己活動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