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內注射法的操作及并發(fā)癥理論試卷
您的姓名:
1. 皮內注射法的部位是( )
A. 前臂掌側下段
B. 臀大肌
C. 股外側肌
D. 手背靜脈網(wǎng)
2. 皮內注射時,進針角度應為( )
A. 5°角
B. 30°-40°角
C. 90°角
D. 15°-20°角
3. 皮內注射的進針深度正確的是( )
A. 刺入皮下組織
B. 針尖斜面完全進入皮內
C. 針頭全部刺入皮膚
D. 僅針尖斜面少許進入皮膚
4. 皮內注射后形成的皮丘直徑一般為( )
A. 1-2mm
B. 3-5mm
C. 6-8mm
D. 10-15mm
5. 皮內注射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 )
A. 過敏性休克
B. 局部組織壞死
C. 注射部位疼痛
D. 靜脈炎
6. 皮內注射后出現(xiàn)局部皮膚蒼白、發(fā)涼、疼痛,可能發(fā)生了( )
A. 局部感染
B. 藥物過敏
C. 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
D. 暈針
7. 預防皮內注射后局部感染的關鍵措施是( )
A. 注射后按壓針眼
B. 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
C. 選擇粗針頭注射
D. 注射后熱敷
8. 皮內注射發(fā)生過敏性休克時,首要的搶救措施是( )
A. 立即皮下注射腎上腺素
B. 通知醫(yī)生
C. 建立靜脈通路
D. 吸氧
9. 下列哪種情況不宜進行皮內注射( )
A. 皮膚無破損
B. 注射部位有瘢痕
C. 皮膚清潔
D. 患者合作
10. 皮內注射后觀察結果的時間,因藥物不同而異,如青霉素過敏試驗需觀察( )
A. 5分鐘
B. 15-20分鐘
C. 30分鐘
D. 1小時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